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太初有?--- 聖經怎麼來的?

聖經是基督徒信仰的憑據。聖經記載了 上帝創造天地、曉諭希伯來列祖的律法、耶穌基督道成肉身而死裡復活的敬虔的奧秘(fn1)、以及萬民依靠十字架獲得永生盼望的福音。分成舊約新約洋洋灑灑的聖經,其實由許多卷書所組成,有些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是這些書?為什麼之前很熱門的"猶大福音"或"多馬福音"不在聖經裡?而翻開天主教的聖經,又赫然發現,天主教的聖經居然出現新教聖經所沒有的一些篇章,都叫聖經,為何有這些差異呢?

首先,諸君當知,早期的基督徒是不用聖經的,也就是說,在耶穌基督受難、復活、升天之後(我不企圖逼你相信後面兩個),基督徒聚會,沒有特定在參閱哪些文獻的。早期教會最重要的是"口述" --- 口耳相傳的教義。針對生活中所孳生的相關信仰的疑問,大都由跟隨過耶穌的人,即所謂使徒者也,來提供解答,因為這些人親身受過耶穌的教導訓練,他們"第一手"的見解因此產生權威性。所以在那個時候,基督徒們有使徒在罩,沒什麼大問題。

問題是在使徒全都安息主懷之後發生的。新的信仰疑難出現了,但第一手的權威不在了,怎麼辦?還好,使徒們和各地區的有名望的主教都有留下一些書信,當中揭示了許多信仰的指引,透過這些書信,往往能夠提供解決問題的憑據。

旋即,基督教會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需要,就是基督徒常常要與猶太教的文士和經學家(就是律師!)論辯耶穌基督的身分和教義問題,為了辯論時引經據典方便,基督徒想到把原本以捲軸形式一捲一捲分開儲存的希伯來聖經以及使徒的著作,編輯成一頁一頁合訂起來的"書",以後定位和翻閱就能迅速便捷,這種最早期形式的書,有個名稱叫做Codex,算是book的先祖。

不過編輯成冊的需要便帶來新的問題,就是文獻的取捨。因為前後封面之間倘若窮盡當時在教會間所留傳的所有著作,會因數量過多而有所困難。為了合理篇幅的考量,初代教會開始面對取捨文獻的問題,而起初,大家也都各自為政,沒有什麼統一的正宗版本。

統一的正宗版本可說是被逼出來的。因為不久之後,開始有些人傳播一些"基皮希古"的福音,也就是透過希臘哲學詮釋過的與使徒教導相比之下顯然不倫不類的福音,甚至還放肆地列舉一張清單,標示信徒可參考若干使徒所捉刀的文獻來佐證這個福音的主張。這時候,"正宗(Orthodoxy)"的教會們緊張了,為了應對這些危機,於是正宗教會也須要提出一份正宗的清單(list)來端正視聽才行。

List,希臘字源的單詞正是Canon,去查字典即可發現它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教會的正典"!但本義就是"清單"。

這份清單,前前後後也經過不少修改,詳情我不敘述,而不同教會的Canon也有所不同,天主教的就比基督教的多收錄一些文書。先不論這些,諸君想必好奇,初代教會怎樣決定要收錄哪些文獻呢?簡單來說,初代教會依據四項標準(四項須同時滿足)來判定哪些文獻應當進入清單(專業名詞稱之為Canonization):

(1) 使徒權威 (Apolistic origin; Apolisticity): 文獻作者必須是使徒,而受使徒親炙者,亦屬之,如馬可福音之作者馬可,是保羅的門徒。

(2) 正統性 (Orthodoxy): 須傳達正統的教義,若文獻內容與當時教會之間對信仰的主流意見有所出入,便不合格。又有學者以"初期正統"(proto-orthodoxy)形容當時教會的教義,用以區分往後依照Canon所宣稱的"正統"(Orthodoxy)。也因為這個標準,猶大福音和多馬福音這類文獻即被斥為異端邪說而不得其門而入正典。

(3) 普世性 (Catholicity, universality):是處理各教會眾信徒都會遭遇的議題。

(4) 儀式功能 (Liturgical use):能在聚會禮拜中對會眾宣讀的文字。

根據這四個原則,初代教會便敲定了聖經的內容,其實跟目前新教徒所使用的是一樣的。有些文獻內容雖然具有"正統性",但因欠缺"使徒權威",因此不納入正典,但信徒仍可參考,此類文獻稱之為"次經(Apocrypha)"或"旁經"、"僞經",但天主教亦將之編入Codex裡,1000年後宗教革命時,則被新教徒從Codex中刪除。BTW,上述都是關於新約聖經。至於舊約的部分,初代教會是直接把猶太人使用的希伯來聖經(Tanakh)全盤繼受,再名之曰"舊約(Old Testament)"。這個全盤繼受,原因有二,一是耶穌基督曾引用並親口認可希伯來聖經的權威;二是初代教會堅信耶穌基督實現了Tanakh的先知預言。因是,希伯來聖經便直接被基督教會接納了。

有兩個問題我直率的與諸君分享,第一,正典化的第一項標準在理論和實際上有差距。就是,後代學者的考證懷疑或證實,某些文獻的作者"不一定"或者"不是"出自使徒之手。事實上,四福音書起初都是匿名出版,馬太馬可路加約翰之名都是後人所冠上去的,因此無法確知是否真的是使徒手筆。另外,保羅書信中的以弗所、哥羅西、提摩太以及提多書,不幸被後世經學考據嚴重削弱其出自保羅的使徒權威,尤其後二者幾乎一致地被聖經學者公認並非出自保羅之手。問題在於,若當初是基於使徒權威的具備而正典化這些文獻,若今天其使徒權威被推翻了,要把它們刪除嗎?此外,當初一些"落選"的文獻,或是內容純正又有啟發性的文獻,可否重新或追加進入正典?

問題二,主要針對基本教義派構成挑戰;文本主義者不得不面對聖經本身也是被篩選的文獻的這個史實。也就是透過proto-orthodoxy的檢驗,通過標準的文獻才能出現在今日所讀的聖經之中,因此,其實聖經的經文是被選來傳達一些既成的"共識"了。因此聖經的詮釋,自然必須注意到歷史的考據,參考proto-orthodoxy的原意。當然,比較批判的說法,就會指稱聖經也不過只是初代教會神學論辯之後"成王敗寇"的成果爾爾。端視你怎麼看待了。

以上是聖經怎麼來的一些初探,希望能使讀者對信仰的根基得到更寬闊多元的觀點,進而思考信仰在時代變動下的因應之道。

fn1. "大哉,敬虔的奧祕... ﹗就是 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裏。" --- excerpted from 聖經提摩太前書 3.16

1 則留言:

spw 提到...

寫得滿客觀的. 不過根據耶穌復活又顯現時當時使徒的光景, 好像並不是每一位都很清楚主耶穌來地上的目的. 這樣每個使徒都寫一些文件, 就會有不一樣的地方吧.